发布时间:2017-12-18
新设立的海东河湟新区,通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,在基础设施、功能配套、生态建设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,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和广阔前景。
(一)区位优势。新区位于河湼谷地,规划面积为43.3平方公里,海拔2100米,是全省居住环境最优的地区,也是 “一带一路”、兰西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。
(二) 交通优势。青藏铁路、兰新高铁、京藏高速、国道109线、西宁南绕城高速东西纵穿新区,曹家堡国际机场紧 邻新区,即将开工建设的西成铁路、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和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新区规划区内,是青海省目前唯一 拥有机场、铁路、高速公路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的园区。
(三) 土地充足。新区统征土地48211亩,现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1055.71亩,储备土地12242.85亩。
(四) 配套完善。新区内快速出行、东西通畅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;给排水、电力、通讯、燃气等地下管网工程, 110KV空港变电所、配水厂、调压站、供热站、消防站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,基本实现“七通一 平"。
河湟新区已累计入驻产业项目81项(其中标准厂房41项),投产44项(其中标准厂房36项),完成投资255.564乙元。
(一)制造业。比亚迪锂电池材料生产及回收、正平管廊、江源铁塔制造、江河源农牧科技、全益药业等一批项目建 成投产,动物疫苗生产、数字化中藏药产业港、青藏高原耗牛产业示范园等项目进展顺利。
(二) 信息技术。移动大数据中心、青海农林牧交易中心已投入运营,电信云数据中心、青海城市数据湖等项目已开 工建设。
(三) 商贸物流。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(B型)于2016年10月正式封关运营,是我省申报建设的笫一家具有保税 物流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场所;中国(海东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首单1210业务2020年10月份正式开通。北山石材 城、万纬物流园等项目已建成投运;闽龙国际汽配城等已建成,振力高端石材城、西宁邮区中心局等项目进展顺利。
(四) 文化旅游。昆仑酒店、海东国际酒店已建成投运,文创产业园、绿地树语湖、绿城春风里、中住大发熙悦等项 目已开工建设。
(五) 科技孵化。与北京中关村合作的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,已完成一千平方米的众创空间、四万平方米的 孵化器大厦、十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,人才公寓等创业配套服务设施,打造了 “众创一孵化一加速一产业化”完整 创新创业链条。海东河湟新区成功入选国家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特色载体,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认定为青海省小微 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。
(六) 公共服务配套。荆楚高级中学、高铁新区医院已建成投运,河湟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、志明中学、兽医职业技炭学院、青海警官职业学院等院校建设正在全力推进。
河湟新区发展定位为:将海东河河湟区打造成为青海新经济的増长极、海东在兰西城市群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,成为践行 “一优两高”战略部署的典范新区。
发展定位是一个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,体现了新区建设的中心目标。海东河湼新区是兰西城市群中部重要节点城市,是省委 省政府在大力实施“五四战略”和“一优两高”战略部署背景下批准的我省的第一个新区,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在认真学习借鉴 雄安新区、西咸新区等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的基础上,从河湼新区在全省发展中的功能地位、在践行“一优两高“战略部署中的使 命担当、在兰西城市群中部的战略作用出发,将海东河湼新区打造成为青海新经济的增长极、海东在兰西城市群中部崛起的重要引 擎,成为践行“一优两高”战略部署的典范新区。
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,深入贯彻落实“五四战略”和“一优两高”战略部署,充分发挥河湟新区的区位优势、交通优势和土地储备优势,打破单一的工业为主导的思想,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,培育发展以信息技术、商贸物流、文化旅游为主的新经济、努力构建“高端化、集约化、创新型”现代产业体系,不断提升海东河湟新区在全省的竞争力和带动力,示范和引领青藏高原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,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。
充分发挥兰西城市群中心腹地的区位优势、紧紧抓住兰西城市群建设和省委实施“一优两高”战略部署的重要机遇。承接好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、统筹区域发展、重构区域格房,成为兰西城市群中部发展的火车头、牛鼻子、奋力推进海东在兰西城市群中部快速崛起。
按照“西宁海东一体、产城一体、城乡一体、港城一体”的城市发展理念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贯彻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完善生态功能,彰显河湼文化,推行以人为本、更有效率、更高效益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续的高质 量发展,构建青山如黛、绿水长流、蓝天永驻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、环境友好、开放包容、社会和谐、宜业宜居的现代化 山水田园城市格局,成为践行“一优两高“战略部署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