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05-26 来源:综合办公室
海东日报记者 陶成录走进位于海东市河湟新区的中国移动(青海)高原大数据中心,随处可见绿树成荫的绿化带,与之相呼应的则是一排排整齐的数据机房,在绿色智算大模型实验室,正在开展最新的绿色算力课题研究。据了解,该实验室于2023年11月成立,是中国移动联合6家单位共同成立的联创平台,旨在攻克算网一体化服务、绿色低碳转型、自主安全可控等方面的发展难题,如今已初显成效。
多年来,海东市依托一系列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,抢抓“东数西算”战略机遇,深入推进“数据援青”工作,明确了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、数据算力分析、数据存储灾备、数据应用市场,汇聚一批数据资源、落地一批重大项目、招引一批头部企业、培育一批重点产业、建设一批科创平台的“五个一”总目标,力争到2025年年底“数据援青”数据资源使用标准机架数达1万架以上、服务器数量10万台以上,将带动相关投资超过100亿元,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以上。
近年来,中国移动立足高品质5G网络,利用信息化持续赋能产业“四地”建设,推动5G融合创新应用,让“数智之花”在河湟大地绚烂绽放。
青海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一期的建设于2015年开始投产,是全省最大也是投入最早的一个大数据中心,目前已经建成机架7448架,机架的使用率达84%。“通过绿色大数据中心的改造,我们的PUE值已经达到了1.14,在全国属于领先。我们的时延圈也达到了1-5-5-20毫秒,在我们本区域内时延只有1毫秒,在我们的省域是5毫秒、在甘青一带可以达到5毫秒,在全国最远的区域也可以达到20毫秒以内,这样的时延对发展算力创造了宽带宽的优势和传送的优势。”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海东分公司总经理茹志业告诉记者。
中国移动作为西北地区算网融合的“先行者”,率先建成青海绿色智算中心,走出了一条独具青海特色的算力之路。投入运营以来,该数据中心一直秉持着“提能效、降碳排、提算效、促数智”的绿色发展理念,在维护好算力服务的同时,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多种可能。
中国移动海东分公司政企客户部DICT室副经理马吉庆表示,探索完成以“零碳、极速、高效、智能、安全”为标准的新一代大数据中心升级,促进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、治理方式等信息化手段,中国移动海东分公司全面推广5G专网,打造了智慧养殖、智慧农业、智慧公安、智慧政法和一批标杆项目,助推各行各业“上云用数赋能”。
目前,青海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已经引入阿里、百度、腾讯、寒武纪、华为等互联网企业。中国移动持续在算网资源布局、智能算力、算网大脑、新产品新模式、创新试验网CFITI、算力网升级进行突破,依托集团公司绿色算力交易平台,纳管通算、智算、超算等多类异构算力,为全国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绿色算力资源服务、弹性带宽服务,助力全国“东模西训”“东数西渲”等业务应用。
“我们一方面积极投入打造双千兆城市,另一方面已经启动了大数据中心二期的建设。平均机架功率达到了10千瓦以上,总共建设1万架。届时建成以后,我们的PUE一直仍然保持在1.14以下,这是一个非常优质的指标,也是一个零碳绿色的大数据中心。我们算力初步预估,应该能达到17亿PFLops。这样的算力完全可以支撑大量的“东数西渲”的一些要求。”茹志业告诉记者,企业也会走出全国,把更优质的算力产业落地到海东,助力海东绿色产业的发展。
如今,大数据在海东的运用,已经涉及到各行业的方方面面。在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,记者看到一块面积不大的显示屏,却提供了旅游管理者需要的全市旅游资源、文化资源、非遗资源等平台自有数据,开发建设旅游综合监测、游客出行分析、景区客源地分析、互联网舆情分析、互联网搜索分析、天气环境监测、省内游客分析、客流量分析、游客来源统计分析等10个功能板块的所有数据。
除了文旅系统,海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线上运行的“安康河湟”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,依靠“互联网+”技术完成了食品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;市生态环境局完成了海东市扬尘监控及“智慧环保”平台建设验收,建成覆盖水、气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,实现对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实时监控,对生态环境质量从时间、空间进行立体化分析,同时推进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联网,建成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……
如今,海东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,以大数据服务社会民生,以大数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,以大数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,不断实现新的发展。